国立研究型大学《莫斯科动力学院》代表团向中国教育部展示了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”项目。

由国际事务副校长亚历山大·塔拉索夫(Alexander Tarasov)和综合发展处处长阿纳斯塔西娅·马什科娃(Anastasia Mashkova)率领的莫斯科动力学院代表团,近日对中国海南省进行了正式访问。
本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国教育部高级评审委员会汇报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”项目,并考察位于陵水县的国际校区和文昌市主校区的建设进展。

2025年4月10日,代表团首先考察了位于陵水县的国际校区,目前校区已开设“电力工程”和“人工智能技术”两个硕士项目,由莫斯科动力学院教师与华北电力大学教师联合授课。2023年10月至11月,陵水校区还成功举办了电气工程领域的秋季国际学校,吸引了来自七个国家的学生参加。

为了提升工程类学生的实践能力,校区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,包括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方向的先进仪器设备。

这些更新将大幅提升教学质量,并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当前的工程技术标准。

2025年4月11日上午,俄方代表团与中国教育部专家工作组一同前往文昌国际航天城,考察了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文昌校区的建设情况,并举行了工作会议。

根据规划,新校区将建于文昌国际航天城,致力于培养能源与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。该项目由莫斯科动力学院与国际企业“欧亚公司”合作建设,并被列入《2030年前中俄人文合作路线图》。
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”将成为一所融合中俄高等教育优势的新型国际化高等院校,计划开设俄语、中文和英语授课的培养方案,师资将来自俄罗斯、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。

在工作会议中,项目方向中方专家团进行了汇报。中方与会人员包括: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崔颖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鑫、文昌市常务副市长毕春燕、文昌国际航天城管委会首席经济师孙副林等。
俄方与会人员除莫斯科动力学院代表团外,还包括“莫斯科动力学院投资公司”总经理乔治·冈萨雷斯·卢奇宁(Gonzalez Luchinin Georgii)、莫斯科动力学院驻华全权代表冯尧,以及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”项目筹备组成员。

中方专家针对项目未来发展提出了多项问题,内容涉及中俄两国关于教育标准、师资资质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培养路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。
会议总结时,专家委员会指出,“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”项目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:在全球经济格局转型背景下,该项目将成为中俄人文与科技交流的重要桥梁,为构建多极化国际科研与教育合作体系做出积极贡献。